經常接到朋友的電話詢問,玉米倒伏了,要不要扶啊?
這確實是個問題:如果種一畝兩畝的,扶正也不是啥大事;但對于種植大戶來說,一般是幾十畝上百畝甚至上千畝,想扶正是很困難的。
下面我結合生產實踐,談一下:玉米為什么容易倒伏?什么情況需要扶?什么情況可以不扶?供朋友們參考。
一、玉米發生倒伏的原因分析
玉米發生倒伏,原因是多方面的。
1、風力過大,玉米植株非常容易倒伏。
2、玉米播種密度過大,植株莖桿瘦弱細長,或者氮肥追施過量,出現發生旺長等原因,玉米容易倒伏。
3、沙質土地和一些非常肥沃松軟的土地,播種的玉米容易倒伏。
4、連陰雨時間過長的時候,玉米非常容易倒伏。
二、扶還是不扶,要看發生在哪個階段
1、在幼苗期到抽雄揚花前期倒伏,可以不用扶。
這個時期,玉米莖桿重量比較有限,莖桿非常強壯且有彈性有韌性,不易折斷,大風過后玉米倒伏了,可以不需要扶正,在一兩天時間內,玉米植株有一種向上生長的動力,會自然而然地豎立起來。
這種倒伏還包括生理性倒伏,因密度大氮肥多,造成生長過旺引起的倒伏,也會自然而然地恢復正常狀態。所以,這種狀態的幼苗期玉米植株倒伏,是不需要扶正的。
2、玉米在抽穗揚花期倒伏,必須要扶。
在抽穗揚花期,植株體重增大,倒伏以后,根本不能恢復原來狀態,或者恢復到一半狀態,莖桿向上彎曲的玉米,必須扶正。
否則,玉米揚花授粉困難,將會影響到玉米的授粉程度,會出現有棒無籽粒或者有不同程度的空穗無籽粒現象,造成玉米減產。
所以,這種狀態的倒伏玉米,必須扶正,否則玉米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產。
3、玉米進入灌漿階段以后的倒伏,不要強扶。
這個時期,玉米莖桿開始走向老化,底部的秸稈非常脆弱,一動一扶正,就非常容易出現折斷現象。
一旦玉米穗位之下的莖桿折斷,這株玉米就報廢了,顆粒無收。
這種狀態的玉米,可以采取能扶則扶,不能扶就不要強求扶正,避免莖桿折斷報廢。
這種狀態的玉米,玉米在倒伏后幾天內,自然向上恢復生長,但因莖桿和穗棒重量大的影響,不可能恢復正常狀態,但能夠恢復一半程度,玉米莖桿是彎曲的,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對產量有影響,但影響并不很大。
所以,為了節省種植成本,這種倒伏現象,是可以不需要扶正的。若是扶正既增加了種植成本,又要使很多玉米因折斷而報廢。
(文章來源:談農說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