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農歷書說:“斗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币馑际侵v,芒種節氣適合種植有芒的谷類作物;此時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過此即失效。民諺“芒種不種,再種無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芒種是一個耕種忙碌的節氣,民間也稱其為“忙種”。這個時節,正是南方種稻與北方收麥之時。
芒種,“芒”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而“種”,一為種子的“種”,一為播種的“種”。在稻作地區的南方,“芒種”是插秧的忙碌時節。北方地區是旱地農業,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這個時節正是北方夏熟作物麥子收獲之時?!懊⒎N”到來標示著又一輪農忙,南方地區人們忙著插秧種稻,北方地區人們則忙著收麥。
古人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在芒種節氣時,幼螳螂破殼而出,在廣闊的天地間舉起雙臂,當起了莊稼的“守護者”;百勞鳥鳴叫,林中漸漸有了伯勞鳥穿梭的身影,振翅間,鳴叫聲貫滿山林;反舌鳥停止了鳴叫,活躍了一整個春天的反舌鳥,慢慢地停止了鳴叫,悠揚婉囀的曲調,與春天一起,留在了人們的回憶里。
芒種在小滿和夏至之間,是處在轉折期的一個節氣。長其夏至,短其冬至,在芒種期間,太陽將逐日靠近它在北半球運行軌跡的最北端,北半球白晝時間最長的日子也就要到了。
芒種時節,民間有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梅等風俗。“芒種忙種,有收有種”,這一“收”一“種”,道出了芒種節氣的內涵,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諦。人生大事,不過種和收;有種,才有收;種好,才能收好。這也是一個播種的季節,人們忙著播種稻谷,紛紛種下心中對未來小小的希望,期待著收獲。
文章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圖文編輯:楊曉旭
責任審核:王 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