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4月19日電 (記者 程景偉)今春以來,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主動作為、積極探索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利用無人機助力提升造林綠化效率,加快推進造林綠化。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林分優化提升11.89萬畝,完成率位居廣東全省第一。
長久以來,山地造林受制于苗木和化肥的二次運輸,山路狹窄、多彎、坡度陡,危險系數大,運輸成本高。受地形影響,車輛無法直達,傳統靠人力搬運苗木和化肥,效率低、運輸周期長,遇降雨天導致地面濕滑,安全無法保障,嚴重時甚至影響工期。
針對造林運輸成本高、耗時長、安全隱患大等問題,今春以來,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在花都、從化等區開展試點工作,積極組織、指導花都、從化等區根據不同地形,制定山地造林無人機應用方案,著力培訓無人機操作手,運用無人機運輸苗木和化肥,徹底解決山地造林二次運輸的難題。
據介紹,對比人力運輸,無人機運輸優勢明顯,提高工效約18倍,節約成本50%,減少對苗木的二次損傷,有效縮短了工期,降低安全風險。目前,廣州試點的花都區、從化區共運用無人機運輸苗木約40萬株、肥料約200噸,造林進度位列全市前列,試點取得明顯成效。
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近日在花都區舉辦2024年無人機造林應用現場觀摩會。花都區、從化區分別介紹了無人機在山地造林中的應用情況,并現場演示無人機運輸苗木和化肥場景。從適應林區懸空裝載任務的專用高性能運載無人機大疆FC30,到最大載重50公斤的大植保機、大疆T50,再到可對林地進行高精度航測的大疆M3行業無人機……活動現場,充滿科技感的無人機一一展示著科技賦能山地造林的應用場景與最新成效。
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黨組書記、局長蔡勝要求,廣州市各區林業主管部門、市屬各林場要積極探索無人機等高新科技在造林方面的應用,推動發展林業新質生產力,切實提高造林效率,節約人力、物力成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