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動力從何來,活力在哪里?近日召開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全面部署今年“三農”工作。會議提出,要強化科技創新、深化農村改革,激發“三農”發展動力活力。建好用好創新平臺,深化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和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持續深化重點改革,不斷完善“三農”工作體制機制。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圍繞強化農村改革創新作出部署。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改革完善“三農”工作體制機制,為農業現代化增動力、添活力。深刻闡明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動力源泉。
科技和改革如同鳥之兩翼、車之雙輪。近年來,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同向發力,助力我省農民增收渠道越來越寬廣,鄉村振興畫卷越繪越壯美。同時也要看到,對標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差距依然存在,如一些核心種源、高端裝備還有短板和弱項,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提升,“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如何讓農民增產又增收”等問題的破解,迫切需要深化重點改革、強化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山西地處黃土高原,境內溝壑縱橫,山多地少,水資源匱乏。發展有機旱作農業,促進農業提質增效,需要關鍵品種和技術。將農業科技創新平臺作為集聚創新資源、匯聚創新人才、促進合作交流、開展技術創新的重要載體,建立長期資金投入機制,確保平臺擁有充沛穩定的研發資源。聚力做好“土特產”文章,打好種子翻身仗,走好有機旱作農業路子。
發展現代農業,既要靠農業專家,也要靠廣大農民。要切實把科技特派員制度作為科技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為鄉村振興鍛造一支朝氣蓬勃的“生力軍”。真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技術送到千家萬戶,圍繞糧食安全和農業生產、農村建設、鄉村生活生態良性循環中最現實最直接最迫切的科技需求,加強科研攻關和試驗示范,努力取得一批先進適用技術成果,不斷提升特色富民產業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是滿足農村適度規模經營、“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效銜接的迫切需要。要積極扶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專業合作社模式。如土地托管服務,讓農民省心又增收,有力促進“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效銜接,實現農業社會化服務升級,帶動越來越多農戶走上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經營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鄉村振興,農民是主體;農業科技推廣應用的效果,取決于農民對技術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新時代,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創業的廣闊舞臺。新發展階段,持續深化重點改革,不斷完善“三農”工作體制機制,我們就一定能夠激活農村沉睡的資源,激發“三農”發展動力活力,讓科技融入廣闊農村大地,匯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磅礴力量。
徐補生